找到相关内容685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念佛胜易》简介、缘起

    要好好地受持,《观经》的重点在哪里呢?重点在于持无量寿佛名。”不是定善十三观等。  在《般舟三昧经》有一位菩萨,观想成就了,观到阿弥陀佛了,他就问佛:“欲生西方,以何行法为胜?”阿弥陀佛告诉他说:“欲生...

    净宗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773516.html
  • 略论太武帝灭佛

    。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还得利于统治者的提倡。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在中国发展到了第一高潮。佛教信徒空前增多,就是因为有着皇室成员的信奉,大力提倡和支持。如明帝“手画如来之容,口味三昧之旨”,(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773530.html
  • 海涛法师 慈悲的咒语

    宁ning 娑suo 婆po 诃he   *五一、三昧耶戒真言   唵ong 三san 昧mei 耶ye 萨sa 埵duo 錽wan   *五二、楞严心咒   唵ong 阿a 那na 隶li...

    海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5173622.html
  • 隋唐佛教文化

    时光,让今天的学者徜徉其间,受益莫大。对于京都学者的学问,要放在学术传承与人文环境中去理解,才能品出个中三昧。  我一直想把日本研究中国乃至东亚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翻译介绍到中国。世界都在研究中国,尤其是...

    [日]砺波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373652.html
  •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1)

    十三种经  。但是被智升批为伪经的《观世音三昧经》及《高王观世音  经》则被保留下来。至于我在前言中提到的那《白衣观音五  印心陀罗尼经》等四种经,在所有的经录中都不被载,但从  其它的历史证据,我们...华经」(《大  正藏》卷49,页64c) 隋天台智顗(538~597)在  他写的《观音玄义》下,有这样的一段话︰「夫观  音经部甚多,或《请观世音》,《观音受记》,《  观音三昧》,《观音忏悔》,《...

    于君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173943.html
  • 净影寺慧远的判教学说

    诸经部别,宗趣亦异。......如彼《发菩  提心经》等发心为宗,《温室经》等以施为宗,《清  净毘尼》、《优婆塞戒》如是等经以戒为宗,《华严  》、《法华》、《无量义》等三昧为宗,《般若经》  等以...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5373963.html
  • 略论大乘《大般涅盘经》的传译

     方等》、《如来藏》、《菩萨十住》、《本业》、《出  生无量门持》、《净六波罗蜜》、《新微密持》、《禅  经》、《观佛三昧经》,凡11部。」《大正藏》卷55,  页104上。卷14《法显传》又讲:「...

    王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5473964.html
  • 再论《妙法莲华经》之“十如是”译文

    因此,关于这如来十力的内容,《大智度论》卷24作如此的解说:  页150  佛有十力者,是处不是处如实知,一力也。知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业、诸受,知造业处,知因缘,知报,二力也。知诸禅、解脱、三昧、定...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3074004.html
  • 阿毘达磨俱舍论叙

    有趣空,造端乃异,何所异耶  ﹖唯蕴是实,五阴成人,尘造大根,色香味触成瓶。若对理  论,因缘假名,一切非实,不患无明,而患在执,简念唯慧  ,金刚三昧,治在一空,是为成实趋异。吾尝有言﹕诃梨跋  摩,...

    欧阳竟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74033.html
  • 佛教心理学——“缘起模型”初探

    ,而可以是一种「非行非坐三昧」,例如,在禅门所着重的「一行三昧」当中[注25],禅观是一种「作用见性」的实现,着重于成就意义于世界之上,并随处当下无念无相无住[注26],直下透显佛性之终极意义与终极...  [注30] 《六祖坛经?般若品》:「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hellip...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174065.html